國民日報記者 程遠州 羅艾樺
搬進新家,86歲的梁銀英顫顫巍巍地在各個房間包養里走了一圈:“哪敢想,能在城里的樓房過年!”2024年6月16日,廣東省梅州包養網市遭受暴雨襲擊,包養網形成1328戶群眾住房傾圮或嚴重破壞。在梅州市蕉嶺縣南磜鎮尚田村,包養網看著屋子被包養網洪水包養網沖塌,梁銀英伏在救濟隊員背上哭了。
梁銀英沒想到,包養這個春節,她可以和兒孫們在新樓房里團圓。為了妥當安頓衡宇被毀的受災群眾,廣東省委省當局指派廣州、深包養網圳分辨對口援建梅縣區、平遠縣、蕉嶺縣4個安包養居小鎮。中建三局、廣州建筑、中鐵廣州局等扶植單元“跑步”出場,短短幾個月,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,讓受災群眾包養網在春節前進住新房,開啟重生活。
梁銀英的新家,就在位于蕉嶺縣城的蕉嶺“廣州小鎮”包養。小鎮外,河水繞廓、遠山如黛;小鎮里,彩旗飄蕩、燈籠高掛。每棟樓前,“接待回家,美妙生涯從此起航”的橫幅非分特別奪目,居平易近們正把年夜包小包搬進樓棟,一些住戶在陽臺上曬起包養了臘肉,“包養網年味”實足。
“為了讓受災群眾一進門就能感觸感染家的“七歲。包養”暖和,‘廣州小鎮’在計劃design時就融進了客家文明元素,好比客祖傳統平易近居的白墻灰瓦和五行山包養網墻,以及包括風雨包養連廊的九廳十八井多包養條理生態景不雅等包養。”廣州市住房和城鄉扶植局副局長王勇說。
1月26包養網日,在距縣城25公里外的蕉嶺廣福“廣州小鎮”,蕉嶺縣廣福鎮年夜壩村村平易近林顯芳正忙著給新家包養網貼對聯、掛燈籠,新房窗明幾凈,茶幾上擺滿了果脯蜜餞。“到墟鎮只要四五百米,旁邊還有九年一向制黌舍,生涯比本來在村里便利多了!“世勳哥這幾天不聯繫你,你生氣嗎?是有原因的,因為我一直在試圖說包養服我的父母奪回我的生包養網命,告訴包養網他們我們真的很相愛”林顯芳告知記者。
住進新樓房,失業怎么辦?“隔鄰就是有11家規上企業的廣福鎮產業園,我們曾經與企業溝通好,優先僱用受災安頓群眾。”廣福鎮鎮長鐘馳鵬說。據統計,今朝梅州市的4個安居包養小鎮合計1487套衡宇已所有的完工交付,包養網估計春節前有約1000戶住戶搬進新房。
搬進新房后,林顯芳很快找到了新任務,在廣福鎮一個水利工程項目部做廚師,她的丈夫鐘包養網志明則在“廣州小鎮”當保安,倆人月薪水近6000元。拿著“福”字,林顯芳用力貼在了窗戶上,“此刻這包養網日子包養網,就是這個字,福女士匯報包養網。分滿滿!”